党建业务融合共进 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 |||
|
|||
2022年底,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第一党支部传来好消息:投资审计团队负责的全市粮食购销领域有关情况审计项目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第一名;2023年,市审计局机关第三党支部和第四党支部再传捷报:企业审计团队负责的国企改革审计调查项目和民生审计团队负责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审计调查项目分获全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这些案例,是市审计局坚持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的缩影,也是活力党建与审计监督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效果显现 市审计局“审计先锋·护航发展”党建品牌思路明确:审计监督业务能力的提升,内生动力来自党建工作与审计监督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1年,市审计局创新性提出“一网三联三争创”工作机制,双向赋能党建与业务融合共进;2022年,该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并成为提升市审计局党建品牌影响力的有力举措;2023年,党建赋能审计业务效果显现,多项业务经验在全国、全省审计系统推广交流;2024年,“一网三联三争创”工作机制被写入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要点。 什么是“一网三联三争创”?即搭建党建业务融合“一张网”、建立党建业务推动三联体系、开展党建业务“三争创”活动。以“一张网”为例,市审计局创新优化“党组织+”工作模式,搭建“党支部+业务团队、党小组+科室、临时党支部+审计组”组织框架,将党组织体系与审计业务体系融合成为“一张网”,达到以组织功能提升审计动能的目的。 该工作机制融入业务实践后效果很快显现: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第一党支部成立“党建+民生政策审计巡回宣讲队”,分批次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政策巡回宣讲活动,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此前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第一名的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审计项目,也是践行该创新工作机制的典型案例。
党建创新机制激发审计动能 “一网三联三争创”如何在业务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市审计局党建工作负责人介绍说,“一网”,即各党支部打破科室、专业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兵团”作战模式,分类组建财政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业务团队。各团队每年至少确定一个重点审计项目,支部党建指导员挂帅指挥,党员干部一线攻坚。“三联”,即党组成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党员联系被审计单位,以双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三争创”,即争创“五星党支部”、争创“红旗党小组”、争创“党员先锋岗”,激发审计人干事创业“精气神”。 以市审计局机关第四党支部+民生审计团队组织实施的文旅融合审计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23年获山东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该专项审计调查最终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章立制32项、开展专项清理整改5项。“提升文旅融合审计质效需强化系统思维,根本原因来自党建业务融合共进、资源配置更优化的工作模式。”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一网三联三争创”工作机制已在市直机关试点。
锻造审计先锋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齐鲁最美审计工作者钟卫国是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主审,作为商粮外贸审计战线上的一员,他在审计一线干项目、长见识,成长为“审计先锋”队伍中的一员。在市审计局,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不断联系被审计单位的过程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审帮促”思维,为部门单位及企业提出了及时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4月初,在市审计局组织的“审计问需上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上,一名国企负责人深有感触:“审计专家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为国企堵塞漏洞、防范隐患,进一步增强风险预警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思路。” 审计队伍的专业性是提高审计监督质效的关键因素。对此,市审计局持续锻造“审计先锋”,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开展大数据、法规审理等技能比武,组织34名干部结成师徒对子,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业务领导岗位,绩效管理做法被省审计厅评为改革创新案例,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省级公务员平时考核联系点。此外,以创建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为引领,创新打造公共投资审计智慧平台,该做法入选全国“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十五佳示范案例。 在党建引领的作用下,市审计局已连续9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被省审计厅纳入模范机关创建“三级联动”试点;获评全市党建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等15项荣誉。 据悉,在聚力打造“审计先锋·护航发展”党建品牌的路上,市审计局将继续擦亮金字招牌,推动机关党建质量全面提升,为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淄博日报》2024年6月22日2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