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审计论坛
浅析个体餐饮业定额纳税中的“猫腻”

发布日期:2017-11-14 14:13:50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店区审计局在对本区地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中,通过延伸调查几家个体工商户,特别是餐饮行业中定期定额征收管理的情况发现,在对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中仍存在着“猫腻”。

守土有责,搞清楚什么是定额定期税收

《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此办法所称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包括经营数量)或所得额(以下简称定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努力实践,审计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力

审计人员实地调查了几家餐饮场,发现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情况:个体工商户无会计账,或者记流水账且账目混乱,有电脑记录的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调出。众多情况的出现让审计人员产生了疑问?要解释这样情况主要从个体工商户角度深入分析。

深入分析,定额数提报与个体户的关系

定额定期缴纳税款的申请程序:首先由个体工商户报定额数,再由地税部门进行审批,做为个体工商户是多报定额数好呢还是少报好呢?

假如个体工商户多报定额数,会出现营业额过低,多缴纳税款的情况,打个比方,一个饭店提报的的定额数为10万元,每年的营业额为100万元,他按照营业额实际需要交纳的税额只有100万× 5.65%=5.65万元,明显的多缴纳了4.35万元;二是个体工商户少报定额数,同样是100万元的营业额,只提报3万元的定额数,当使用税控机开足3万元的发票之后,多出来的2.65万元的发票就没办法开具,这样消费者一旦投诉,个体商户将受到5倍的罚款。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分析发现,个体户会根据自身经营,合理提报定税税额。但是,这样就能说明个体户在缴纳税款上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吗?猫腻在哪呢?

刨根问底,找到问题根源提出审计建议

通过之前的分析,关键点在于营业额的多少上,而营业额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发票的开具数额上。

根据审计人员对消费者的调查了解,多数消费者都遇到过饭店避开发票的情况,一是不开发票只开收据;二是以各种理由延时开取发票:发票数控机坏了,或是领取的定额发票不够了,或是月底要算账下个月才能开具;三是以赠物品代替开具发票:或是纸巾包,或是赠饮料,或是返卷,消费者只要不开发票就可以领取这些赠品。个体商户通过这种手段就可以减少发票的开具,从而在表面上减小营业额,减少提报的定额税数额,达到偷漏税的目的。

所以,一是税务征收部门定额核定工作中,勤跑腿,多调查,广公示:地税局根据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经营场所面积,从业人员,菜品定价,同地区其他同行业情况,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出该个体户的定额数量;确定定税额之后,及时作出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和举报。二是做好税收宣传,增强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激励消费者索取发票,单靠税务部门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综合规范,突出审计监督作用,结合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作用,媒体舆论宣传等作用。三是加强对税控机的管理,使纳税户的营业收入能真实完整的在税控收款机上记载,同时在税控机的使用上,规定示范简易的操作方法和合理的监管制度。(张店区审计局 王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