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望、闻、问、切”诊断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的风险 | |||
|
|||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到现在趋于稳定且相对成熟的阶段,银行机构在承兑汇票的签发和贴现业务中仍会出现各类问题:其一,银行承兑汇票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在付款企业无力承付的情况下,银行机构为了掩盖不良资产的大规模催生,为其承兑新的金额相近或相等的商业汇票,企业持票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贴现,并用得到的资金支付已经或将要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二,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其三,违规办理异地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其四,承兑汇票贴现后,资金流向与实际用途不明。 票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备受关注的一大亮点,它有效改善了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促进了经营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随着票据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办理各项票据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给银行资产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部分银行通过掩盖银行的不良资产,使存在风险增大,从而进一步影响贸易、经济和金融市场。 审计单位如何给银行看方、拿药,对承兑汇票业务存在问题做到标本兼治呢?笔者从中医“望、闻、问、切”中得到了答案: 望者观察也,主要是通过查阅银行的承兑汇票相关档案卷宗。紧紧围绕审计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结合卷宗逐项审阅。从承兑汇票签发或者贴现的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入手。首先,增值税发票相关检查:检查档案中是否是使用收据或者其他票据代替增值税发票,是否是使用作废或者过期的增值税发票;检查档案中的增值税发票的金额与合同约定的货物价格是否相同,增值税发票开具日期、开具单位是否和合同日期与合同主体客体相吻合;检查发票号码是否是重复,或者不连续。其次,贸易合同相关的检查:一是交易双方主体的真伪(包括检查主体的工商注册信息、纳税登记信息、是否为关联企业、母子公司等)。审查申请人及担保人是否为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子公司给母公司或给股东担保的情况。对于申请人及担保人为同一法定代表人的,要了解其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审查是否存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情况,是否存在银行为非经营性的机关、事业、公益机构办理贴现业务;二是交易合同中标注的商品是否属于双方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非经营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或者是远超出经营能力的货物贸易情况,特别是在银行签发承兑汇票金额较大、频率较高并且交易内容一致的企业,应做重点审查;三是交易合同的签订时间与承兑汇票的签发时间是否吻合,与提供的增值税发票伤的时间是否吻合等,有无先签发承兑汇票,后签订交易合同的问题;四是关注合同交易双方的地址及交易商品的产地与合同中交货地点的关系,有无交货点与运输方式相矛盾的问题。签发承兑汇票后是否对企业相关业务及资金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等。最后,其他档案资料的检查:审查承兑档案中企业报表反映的经营规模、注册资金情况、盈利情况与承兑金额、合同中商品交易数量是否相适应,有无明显的金额夸大、数量失真的情况。对授信客户,审查是否在授信额度内办理;提供全额保证金的客户,审查是否在交验有关证明后办理;既无授信额度、又无全额保证金的客户,审查是否按照贷款业务中对借款人的审查要求办理。 闻者倾听也,主要是召开座谈会。进点后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了解银行基本情况和运行情况。通过与银行分支机构及个别部门负责人和客户经理的座谈。了解各部门主要职能和运作程序,结合档案卷宗对承兑汇票的签发和承兑汇票贴现这两个条线业务全过程进行检查,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疑点。调阅银行有关票据业务内部制度规定、授权书,审查银行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票据业务政策与程序,票据业务程序和操作控制是否有效,责任约束机制是否合理、有效。与信贷、计划财务和营业部门相关人员座谈,全面了解其业务流程和有关授权授信、业务管理的规定。重点与存在疑点的项目的客户经理和客户经理助理交谈,重点了解贷前调查、贷后跟踪的详细情况。对承兑汇票的领用、已用、作废、未用各环节的控制管理是否严格规范,登记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开出承兑汇票未登记,作废的承兑汇票未收回统一保管等问题进行初步了解。审查银行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票据业务政策与程序,票据业务程序和操作控制是否有效,责任约束机制是否合理、有效。通过银行稽核部门了解近年来有关票据业务的外部内部检查报告,了解该行存在问题的类型及整改情况等。从中寻找程序的不合规之处,或者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问者询问也,问计于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语句将各类有关的电子数据进行整合、连接对比,导出疑点项目以待深究。横向对比:通过对比由工商部门采集的工商登记数据、由税务部门采集的纳税情况数据跟银行提供的贷款台账数据、内部存档档案记录数据、承兑汇票余额表与承兑汇票签发表(登记台账)、保证金存款分户账、国税网上增值税发票查询系统数据等,建立表与表、数据与数据的联系,筛出疑点数据:一是工商数据与承兑汇票台账数据的比对,筛选出没有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办理承兑汇票业务员的情况;二是税务数据与承兑汇票台账数据的比对,筛选出纳税记录异常的企业办理承兑汇票业务员的情况;三是保证金分户账与承兑汇票签发台账,找出保证金缴纳异常、收取保证金是否及时、足额,保证金在存期内有无被挪用、划转、抽回等情况的承兑汇票业务。纵向比对:比对银行内部提供的数据资料,比对连续几年里的数据变化情况,一是贷款台账数据与承兑汇票台账数据的比对,筛查出不良贷款记录的企业办理承兑汇票业务的情况;二是承兑汇票档案登记台账与承兑汇票签发表,筛查出游离在表外的,不被银行监控的承兑汇票业务;三是通过承兑汇汇票签发和贴现台账筛选出承兑汇票签发、贴现大户和承兑汇票连续签发的疑点表,以作备查。四是银行表外业务手续费收入明细账与承兑汇票签发数据,审查收取的手续费是否与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量相匹配。对于手续费收入明显高于其签发业务量的银行,重点核对手续费收入的来源,审查是否存在账外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对于手续费收入明显低于其签发业务量的银行,应重点追查收取的手续费的下落,有无私存“小金库”。 五是比对银行贴现台账,结合贴现利息收入明细账及相关凭证,审查台账数据与财务账表数据是否一致;审查是否存在贴现利率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贴现利率标准办理贴现业务问题。六是通过近几年承兑汇票签发和贴现数据,对比出业务变化规律,筛查出多次长期大额的在银行办理贴现业务的企业。 切者实探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望、闻、问”得到的疑点,必须经过实地调查才能探究出真相。对企业的延伸审计需调阅的资料主要有:公司章程、董事会会议纪要、年度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企业纳税登记及领用增值税发票登记簿、企业增值税发票存根联、企业年度销售明细账、库存产品明细账、应付票据、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明细账及其相关凭证。对企业的注册登记、年检、法人资料、纳税登记和缴纳税款情况以及向银行提供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的真实性企业使用贷款情况,贷款的使用方向和效果,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还款能力,从而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重点核实贴现资金的去向。是否按规定划转贴现资金并监督资金真实去向,贴现资金是否违规转入非贴现申请人的存款账户,有无转入非生产经营领域或流入股票证券市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