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违规违纪问题表现形式 | |||
|
|||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违规违纪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小金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将取得的资产出租、业务培训、投资收益、外单位赞助、捐赠以及处置资产残值收入等预算外收入,未按照规定上缴财政,而是在本单位法定财务会计账外私存私放。 “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发放本单位职工福利、支付公款旅游消费等国家财经法规不允许发放和报销的费用。 二、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资产出租收入、培训收入等未按照规定及时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在单位往来挂账或者增加其他收入,用于弥补费用。 三、漏缴税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纳税意识不强,一是对工资外收入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是对取得房产出租收入、技术劳务收入等未按规定申报纳税。 四、违规收费。一是指有收费职能的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无收费许可证收费。二是无收费职能部门单位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向单位、企业乱收费、拉赞助。三是利用单位所办实体、协会进行收费。有些单位将部分职能转移、分解到下属经济实体或协会,进行有偿服务,从中收费;有些单位故意模糊行政监督和服务界限,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变成经营收入,以实体或协会的名义向客户收取技术服务费。五、收入挂往来。部分单位将应当纳入收入管理的款项长期在往来挂账,导致单位收入不实、债务不实。收入挂往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取得房租收入、经营收入挂账以规避纳税或上交财政,二是将捐赠、赞助等其他收入挂账。 六、乱发福利补贴。乱发福利补贴主要是超范围发放或提高标准发放,一是以电话补贴、各种名义的加班费直接在单位经费中列支。二是以通过开假发票,巧立名目报销等方式变相发放补贴福利。如发票上写是会议费,实际上是每月给职工发放午餐费。帐上报销的是出租车乘车费,实际上是单位给每个职工发交通补贴。三是在下属单位发放福利补贴。七、“经费下沉”和占用下属单位资产。所谓经费下沉就是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在下属单位报销会议费、招待费以及让下属单位为其购车、购办公设备或者长期无偿使用下属单位车辆、办公用房等。 八、滞留、挤占、挪用项目经费。项目支出是本级财政部门或上级部门拨付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按照规定应该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只能按照财政部门的批复项目内容使用,实际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从中列支正常的办公支出、资金未及时拨付项目单位、挪用项目经费等问题。 九、在往来中列支出。主要是指将应当属于当年的费用支出挂往来,未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列当年支出,致使这部分支出无法在年终决算中反映,导致单位支出不实,债权不实。 十、私存私放公款。部分单位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个人的名义在银行办个存折,将会计账簿内资金转到个人存折,方便资金存取。二是部分实行二级核算单位,不能在银行正常开户,为方便管理,将从上级单位领取资金、以及临时收取培训费、会议费等存入个人存折户。 十一、大额现金支付和用白条支付现金的现象较普遍。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开户单位除支付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动报酬、奖金、劳保福利、随身携带差旅费、以及1000元以下零星支出需用现金结算外,其余支出应当使用支票。但审计发现在现金使用范围以外,大额支出使用现金、白条支付现金的现象比较普遍。 十二、不合规票据报销。一是用假发票报销。二是使用三联单、收据报销等。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