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医院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医院会计信息化 | |||
|
|||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代表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一、 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演进与实际应用 医院会计信息系统是伴随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中建立起来,其建设与应用过程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操作局部应用到网络方式系统应用的发展历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萌芽起步到如今的全面应用,其发展演进与实际应用大体上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出了一些新的医院管理应用软件,主要有:人事管理、疾病统计、病案统计与管理、财务管理、器械管理、药品管理、营养治疗等。开发了一大批应用系统,虽然大多仅限于单机作业,功能非常有限。局部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8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在王安VS-80小型机上实现了药房账务管理,还在药品库房管理、情报检索等方面开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积累了经验且锻炼了计算机开发应用人才队伍。全面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今),1996年5月,国家卫生部正式启动了“金卫工程”,开发与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成为其主要内容之一。2000年初,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经济和物资管理为主线,基于可视化Windows X操作系统等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及网络应用技术,医院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得到业界广泛认同并初步得以推广运用。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的医院,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但由于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晚,应用时间短,加上每所医院所处的地域不同,会计人员的信息化业务水平不同,使得各医院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二、当前部分医院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医院对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许多医院的领导层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的现状,他们将主要精力和财力向一线部门临床和医技科室倾斜,认为财务部门只是医院的辅助科室,是为一线科室服务的部门。在领导层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硬轻软”的思想,重视对医院医疗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软件的投入,有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只为财务部门购买了简单的总账和报表模块,使会计信息化只起到了简单的记账和算账的作用,而会计信息化具有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一系列功能则无法发挥出来。事实上,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记账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它可以使会计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测评、内部会计控制中,进一步深化会计职能。 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 (二)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 现阶段,经济发展迅猛,科技知识不断更新,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需要随之加强,而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也需要随之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以适应医院工作岗位对具体工作人员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很多医院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学习,大部分人员是从原先从事手工操作的会计人员过渡而来的,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以至于在处理具体的业务时,只局限于财务软件的使用上,稍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不能做到灵活地运用软件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和财务信息的加工、分析,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另外,部分医院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在处理日常的会计工作时没有经验,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会计工作。 要将会计信息化运行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重要的是需要有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人员。 (三) 缺乏会计软件信息系统一体化规划 由于对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将会计软件纳入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规划,财务软件与窗口收费软件、物资管理软件、医疗保险软件的系统平台各异,数据不能共享,基层的数据不能上传、不能共享和交换,致使各种基层数据在财务核算系统中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体现,给财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大多数医院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最基本的核算和处理功能上,而且市场中的针对医院制作的财务软件,在编程、数据接口等方面的不同,在具体操作中仍然离不开大量的手工操作。导致软件的功能应用不足,功能模块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会计信息化初始阶段沿用老制度进行系统设置 个别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初始阶段,在财务软件系统进行初始化时,沿用了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并按老会计制度来设置会计科目,使得部分会计科目有总额而无明细。如固定资产、药品及耗材等的管理,按以前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明细账由设备科管理,药品的明细账由药房管理,而财务只管总账。因此,他们在进行会计电算初始化时,就没有启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和商品购销存模块,缺少对具体明细实物的管理,许多资产的异动(如报废、划拨、捐赠)不能及时上报到财务,财务不能及时对异动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天长日久,就出现了财务总账和资产明细账严重不符的现象。 使单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化在会计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 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不少医院没有严密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在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网上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信息化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提高和完善医院会计信息化 (一)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和应用 医院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在当前的形式下还不够,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根本。有关的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在充分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在高效率工作和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得到改善,才能更深刻地意识到推进信息化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意识加强的同时,需要实际行动。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强贯彻和落实,尽快赶上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整体步伐,更深更广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使会计电算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化的医院体系。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引进 就目前情况看,完全通过正规化教育来满足会计信息化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不现实的,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对现有会计人员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单位主要会计岗位的电算会计人员进行脱产的、较长时间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维护人员。对其他岗位的所有会计人员、窗口收费人员以及物资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使他们能初步掌握会计信息化知识,成为熟练的会计信息化操作人员。二是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医院可以根据需求从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的高级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充实会计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的开发人员,同时充分利用各专科院校和成人院校专科学历教育的力量优势,大量培养系统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壮大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人才队伍。 (三)提高财务业务一体化水平 针对当前部分医院存在会计信息系统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不能交换和共享的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在现有的基础上采用广义平台化的开发方式——开发软件对接平台,将现有各软件系统进行数据信息对接使其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共享、传递;第二,引进一套成熟的通用软件,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医疗保险等统一纳入一个财务软件;第三,委托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结合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实际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进行会计软件定点开发。这样逐步建立以会计信息化为核心的单位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在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会计信息软件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而言的,通过内部控制,可以使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协调和理顺相互关系,减少、杜绝舞弊或犯罪的发生。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二是完善系统操作控制,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操作事项,保障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做好病毒防治工作;四是实行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关键点设计。例如:操作人员上机密码要严格管理、记账凭证机审和人工审核结合制度、门诊病人退费指定专门人员严格控制管理;出院病人召回授权批准控制等。 (五)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和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改善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医院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只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和制度,才能促进会计信息化系统在技术上的协调和整体效能提高。针对目前许多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不适应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情况,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现有制度。对现行制度中不符合会计信息化工作特点的,应及时改进;不全面、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完善。总之,管理制度要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保障医院财务工作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做好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工作,突显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六)做好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信息化会计档案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妥善保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存放地点应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重要会计档案应坚持双重备份制度,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必将成为会计系统建设的主流,它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会计信息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认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推进会计信息化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更加充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我国医院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讲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 吴青榴、王会,“建立与医院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内控制度的思考”,《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2期。 [3]颜雨春、赵晓春等,“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医疗设备信息》, 2005年9期。 [4]郭雪清、黄正东,“医院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10期。 王建霞,“网络时代医院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中华会计网校》, [5]蒋祥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与研究》,中文1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 [6] 孟冬军.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J].会[5] 鲁波.完善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8,3(6):97. [7] 诸秀敏,张媛.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7(7):26(总第293期). [8] 薛兆益.略论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7,5(中). [9] 赵侠峰.略论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6,7(上). [10] 刘莉.浅谈医院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6.5. [11]杨瑛、田雷,“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年3期。 [12]蒋祥虎,《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与研究》,中文1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 [13]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