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审计论坛
“路见不平”察实情  套取专款现原形

发布日期:2015-08-24 16:26:29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事业的健康发展。惠农资金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各项惠民补贴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因此,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惠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对保障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将结合一个村级审计案例来剖析惠农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总结经验,分析查找并及时纠正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惠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发现疑点,实地查看

20128月,XX局按照年初制定的村级审计计划XX村村委会主任2009年至2011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施审计。按照审计程序,审计组下达通知后,就对该村进行了审前调查,该村是城区近郊的一个大村,全村有1000多户,人口3000余人,耕地1000多亩,经济基础相对较好,而且实施小产权楼房开发项目,村集体年收入近千万元,算是经济强村。于是,审计组对该村作为重点项目实施审计,力争查深查透,揭露问题,促进该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该村三年的收入较大,经济活动较多,特别是工程项目支出占该村全部支出的80%。期间会计资料也较多,仅会计凭证就近一百册。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审计人员重点对该村三年的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审查。审计过程中,有几笔会计凭证反映,2011年该村实施“一事一议” 筹资筹劳项目村内道路工程建设,其中一部分资金来源是向村民收取筹资筹劳款18.4万元,竣工决算书反映该工程决算额为36.8万元,工程款也已全部支付完毕。审计人员对此产生了疑问,一是该村经济基础比较好,正常情况是应向村民发钱,不可能向村民收取筹资筹劳款;二是收取村民的筹资筹劳款正好占工程决算额的50%。难道就这么巧合吗?审计人员疑问重重,于是决定先到现场实地查看一下这项道路工程建设情况。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实地查看道路情况,该村财务人员似乎已感觉到有什么不对,一直找理由推脱,在审计人员的一再要求下,财务人员还是答应了审计人员的要求。

路见不平,疑问重重

审计人员与该村约定好时间后,由该村财务人员陪同审计人员来到了村子里的水泥道路上,该村财务人员说,这就是今年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审计人员估算了一下,该段水泥路宽约八米,长约五六百米,与会计凭证上反映的工程决算额也差不多,但给人感觉是有些破旧,不像是2011年修建的。该村财务人员解释说,这条道路是村子里的主干道,平时大货车比较多,又加上清扫不及时,所以看上去比较脏、比较旧。审计人员觉得似乎合理,但还是感觉有些不对。查看完现场后,审计人员驱车离开该村,出村时正好路过刚刚查看的道路,车子在路面上行走,十分颠簸,审计人员越想越不对,怎么2011年新修的道路,这么难走,真是路见不平,疑问重重。审计人员于是停下车又仔细进行查看,发现路面还有些坑洼,审计人员感觉到这条路肯定不是2011年新建的,怀疑财务人员隐瞒着什么。审计人员决定从外围展开调查,正好这条道路旁边有一个小卖部,审计人员趁买矿泉水的机会与小卖部人员闲聊起来,正好该小买部人员是该村的村民,非常热情,对该村的情况也非常熟悉。闲聊中,审计人员得知该村的福利非常好,村民从来不交一分钱,眼前这条道路也不是2011年新修的,而是前两年前修建的。审计人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感到非常惊喜,既然村民没有交钱这回事,那么就不可能有筹资筹劳款,财务人员一定说了谎审计人员判断会计凭证上反映的收取村民筹资筹劳款18.4万元以及工程决算书、列支工程款36.8万元,应该是假的。

柳暗花明,现出原形

审计组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后,决定与该村财务人员进行一次正面交锋。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财务人员终于说出了实情,2011年财政安排了一批“一事一议”惠农专项补助资金,由各村申报“一事一议”项目,待审核后按各村筹资筹劳款的60%予以补助。该村为了争取财政资金,该村移花接木,把以前的工程项目,作为2011年的“一事一议”项目,并按照惠农专项补助资金的申请要求和标准,编造虚假的收取村民筹资筹劳款18.4万元以及虚假的工程决算书、虚假的支付工程款36.8万元入账。为了达到多争取财政资金目的,故意把虚假的村民筹资筹劳款提高,达到工程决算额的50%。在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后,从而获取惠农专项补助资金11万元。审计人员审查发现,截至2011年底,该村会计资料未反映收到的惠农专项补助资金,审计人员又对该村2012年会计账目进行了延伸审计,结果由于年底拨款时间较晚,该村2012年才对财政拨付的11万元惠农专项补助资金入账。至此,该村通过虚报“一事一议”项目,套取惠农专项补助资金的问题才水落石出,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结经验,喜忧参半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项惠农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有力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但也有个别部门和乡镇在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职责不够明确,资金管理分散导致资金安全风险加大;

2、责任不够落实,只重视资金安排、拨付,不重视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

3、管理不够规范,资金申报、分配、拨付、使用、检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还存在一定漏洞;

4、监督管理不够到位,还存在一些挪用、骗取、套取、贪污、侵占强农惠农资金的行为。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强农惠农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能不能管好、用好强农惠农资金,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倍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加强惠农资金的监管,就是针对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惠农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效益情况的监管,杜绝违纪违规操作,把强农惠农项目的钱用好、该发的钱发下去、挪用的钱追回来、侵占的钱退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