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城市之光》致敬喜剧大师 | |||
|
|||
昨晚,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躺在床上,看着本本的电源线还没有拔下来,就索性又打开了电脑。在视频网站上浏览了半天都没有想看的东东,不知怎的一个黑白无声的电影吸引了我的目光,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轻敲鼠标,我又再一次被那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感动了。 《城市之光》的故事有些荒诞,又显得平常,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继续以滑稽的形态生活,制造着诙谐的笑料。他路遇一个双目失明的卖花女,心生好感,总是希望为她做些什么。一天,他又搭救了一个试图跳河的富翁,精神处于昏沉状态的富翁与他把酒言欢,花天酒地一番后,还将自己的车子和一些金钱给予流浪汉潇洒。流浪汉用这份小财与卖花女度过了短暂的欢乐时光,他更想为心上人治好眼睛,不想回过神的富翁在对流浪汉看不起的管家撺掇下不认救命恩人,而此时卖花女的房租到期,面临困境。于是,流浪汉豁出去了,以各种方式试图为卖花女筹钱,甚至瘦胳膊瘦腿的他也要去拳击场上搏一把。进行到这里的故事一直是欢乐不断下的平稳推进,虽然有奇遇,有意外,但是流浪汉总是淡定乐观的生活,默默的让卖花女快乐,为她去努力。尽管流浪汉为卖花女尽心尽力,但是却一直以一种低调的,无私的形态呈现,比如为她挽毛线,哪怕卖花女误将他外面的毛衣全部圈走,他也不说一句话,这一喜剧场面也将他善良的本质自然呈现。看过太多张扬的表现爱的狂热的电影,本片中这份淡淡的而又本质浓郁的爱情却更让人感到温暖,绝非那种歇斯底里张嘴大喊“XX,我离不开你啊”的表演成分的爱所能比拟,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最终,流浪汉冒着被误会成抢劫犯的风险下,凑齐了给卖花女治病的钱,锒铛入狱,两年归来,依旧落魄的流浪汉再一次见到了病愈开店买花的心上人…… “卓别林”式爱情 什么是“卓别林式的爱情”呢?卓别林几乎在他所有的电影中都是同一个造型:头顶黑色礼帽、留着一瞥小胡子、身穿破旧的礼服、手里握着一根拐杖、脚蹬一双大皮鞋、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江湖人称“夏尔洛”。虽说是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但是从这一身打扮和处处显露出来的行为举止来看,他还总放不下他的那点“绅士风度”。尽管偶尔也干一干偷鸡摸狗的小把戏,但这完全是生活所迫。他总是沦落街头,居无定所,为糊口而奔波着。按理来说,这样一个流浪汉是难以得到奢侈的爱情的,可是他非常善良、乐观、坚强,因而卓别林总会让他在影片最后收获一份美好的感情归宿。《马戏团》里,流浪汉和马戏团老板的女儿相爱了;在《摩登时代》中,他又在歌女的引荐下找到工作,并最终和歌女浪迹天涯;在《淘金记》中,因淘金而发了大财的流浪汉在公众的目光下和心爱的舞女抱在一起,多么令人羡慕;更绝的是在《狗的生涯》中,流浪汉最终和爱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而他们的孩子就是那一窝小狗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爱情被卓别林刻画的极尽波折又不乏浪漫,一个被生活压力所压迫的人又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这往往会打动观众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城市之光》的故事奇妙之处在于盲女和流浪汉身份的设置,盲女看不见流浪汉,而种种阴差阳错的细节又令她产生了错觉。因而重逢时的“知”与“不知”恰好造成了影片最大的悬念。 现实批判主义 影片诞生之时正是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资本家垄断企业,市民纷纷失业,两极分化极其明显。而社会道德在此时也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卓别林也将这个社会现实融入影片的创作中。 片中那个因老婆背叛而想要自杀的富翁真是怪人。流浪汉救了他,他就认定流浪汉是他一辈子的朋友。把他带回家,给他穿新衣服,开着车带他到娱乐场所吃饭、跳舞,甚至把自己的轿车都答应送给他。流浪汉真的是捡了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了。然而这个富翁白天清醒之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说自己不认识流浪汉,把他赶了出去。可到了晚上,喝多了酒的富翁又找到流浪汉,又继续把他当朋友。尽管有富翁糊涂时的一些资助,可是终究流浪汉还是因富翁而被捕入狱。富翁这种忽冷忽热的态度其实就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里上层阶级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缓和危机、维护自身利益,偶尔会做出一些放宽性政策,但是受压榨、受剥削依旧是一贫如洗的劳动者。卓别林把对美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通过这个角色表达出来。 大师终究是大师 反观电影的情节设置不可不谓之新颖,因为即使是在现代,我们所烂熟的情节无外乎,灰姑娘的故事、丑小鸭的故事、豪门恩怨或者平民幸福,即穷家女爱上富家子、穷小子爱上富家子、富家女爱上富家子和穷小子爱上穷家女。然而卓别林却另辟蹊径,将这几者结合,变成假冒富家子爱上穷家女,最终被打回原形的穷小子与准富家女相爱。这便是《城市之光》情节的粗陋简述,当然电影本身更加跌宕曲折、富有美感、富有传奇色彩。单单是穷小子与失情富豪的故事便是另一部好电影的好作料。更别提穷小子与失明女让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了。我们不谈卓别林作为大师级演员对细节对小神态对小动作的拿捏,单讲他作为电影大师在整体上对喜剧与悲剧的平衡所作的努力就足以让我们击节。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成龙的电影《奇迹》在某种程度上就善意的模仿了《城市之光》中的一些情节;而作为星爷御用搭档之一的吴孟达也在《臭屁王》里向卖花女桥段致敬,不难看出经典永远是经典。 “悲剧的最高境界是喜剧,喜剧的最高境界是悲剧”。卓别林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够让观众在观看他的作品时笑中含泪,从令人发笑的场景中品尝到人情冷暖。时隔八十多年,观众们仍旧会为盲女和流浪汉的爱情而唏嘘感叹,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它想让我们笑我们就笑,它想让我们哭我们就哭,它想让我们沉沦我们就沉沦,它想让我们奋起我们就奋起。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