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创建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

发布日期:2015-08-24 16:32:22 浏览次数: 字体:[ ]

 

灯笼,本是驱散黑暗的明亮,却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温馨的栖息之所,却成了勾心斗角的杀戮之地;雪地,本是纯洁祥和的平静,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戏子,本是优雅唯美的象征,却成了世俗宗法的牺牲。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个深渊,一如片中“老爷”的面目身影,难见其形。

《大红灯笼高高挂》,场景是令人寒颤的大院乔宅。电影里面的颜色冷热基调反差尤其大:窒息的大红色、恐怖的灰黑色、凄凉的惨白色,圈住了女人们的生活环境,使故事情感显得格外紧张。

    影片中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红色,火红的大灯笼本是节日的象征,但在女人眼里却是显得那么的刺眼。在影片中,红色预示着女人不幸的开始,一个命运将被封建主宰的征兆;影片从头至尾都未出现过宅院主人的脸面,但他的身影却是无处不在的。就像黑暗封建势力,虽然表面上无迹可寻却处处可见。黑暗封建势力操控这一切,女人们无处躲藏。在灰黑色笼罩着的封闭的院落,在那诡秘的死人屋里,一切显得那么阴森。冬天,白雪皑皑,乔氏院落,女人们的勾心斗角愈加强烈。一切的是是非非在铺天盖地的白雪中显得如此凄凉可笑。白色掩埋了一段段可悲的故事,但却掩埋不了女人们心头的凄凉和恐惧!

    陈老爷成为一个封建家族家长的代表和缩影。导演仅需将镜头聚焦于陈家,却使一家一族的规则运作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成为对中国旧时千万个封建家族的概括,并从家族延伸到当时的社会。由此,规训过程在影片中又有了横向存在的反映。这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张力,使影片所反映的繁复的个体性“规矩”上升为一种文化表达。

   《大红灯笼高高挂》实在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每一个画面都制作得极其考究,丰富的光影变化、明丽纯净的色彩、漂亮的人物、极富中国韵致的庭院房舍,构成一幅幅富艳精工的图画,再伴以别致的背景音乐:迷醉。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看到什么呢?一个有钱人家的五个漂亮女人为“争宠”而互相倾轧、仇恨,而结局不外或死或疯的故事,这故事并不新颖但很有意思,因为它由一系列点灯、闭灯、封灯的仪式,点菜、捶脚、闹鬼的“细节”构成,即使对于中国的观众,也算得上是新奇了。导演使我们看到悲剧的根源——某种深植于文化中的观念、陋习,是封建制度扼杀了年轻的生命和美丽的爱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