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怀念 | |||
|
|||
清明将至,一缕浓浓的对爷爷的怀念之情重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爷爷是1964年去世的,时年72岁,我还未出生。我虽与爷爷未曾谋面,但一些了解爷爷的长辈,讲给我的关于爷爷的一些故事和往事,却自小就深深铭刻在了我的心中,对我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爷爷是一位民主人士,名字叫牛挹清,早年曾在当时的“山东省齐东县国民政府”任职,据说曾任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建设局长”,在《邹平县志》上可以找到关于他的记载。由于我家祖上世代做药材生意,可以说是家境殷实,后因此被划为了“地主”。而爷爷与人们传统意识中骄横跋扈、心狠手辣、尖酸刻薄、极尽盘剥的“地主”形象不同,他至今虽已去世近50载,直接接触或间接听说过爷爷品行的四邻八乡的乡亲,一提起爷爷的名字就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那真是一个好人!”,自小至今在我的记忆里同样的话已不知听说过多少遍。那么,爷爷到底好在哪里呢?据说,爷爷自小为人谦恭,从不为难雇佣的乡人,对每一个乡人都尊重有加,待后来他到“齐东县国民政府”做事后,每逢回家必定要距离村头二里路下马,坚持走着进村,以示对乡亲的尊重,这一点至今仍让知道爷爷的乡亲津津乐道;爷爷自小为人豁达,据父亲讲他非常乐于资助贫寒和有困难的乡亲,每逢有乡亲借钱或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解囊相助,从不立借据,过后寻求帮助的人若归还先前所借钱物,他就会认为是自己捡到了东西,若是不归还他从不去讨要,就当作是自己丢失了东西,这种豁达的境界令人无法不敬仰;爷爷自小深富同情心,据说若他知道那一位乡亲遇到难处,就会主动上门伸出援助之手,每逢过年更是坚持给那些吃不上饺子的人家,亲自挨家送去肉和面,年年如此……关于爷爷乐善好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至今都还深深印在乡亲们的心里,成为乡亲们乐此不疲的美谈。一提到爷爷我们这些晚辈就会肃然起敬,就会为他的美好品行所折服,就会为有这样的长辈油然而生一股深深的骄傲、自豪和敬仰之情,潜移默化之中爷爷就成为了我们这些晚辈“做人”的榜样,直接影响着我们人格的形成,使我们深受裨益。 通过爷爷的故事,使我深深懂得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真正含义,也使我更深地理解了爷爷虽然早已离开了人世,虽然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高尚的品格、善良的秉性却成就了他的美名。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一诗中的著名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爷爷就一直活在乡亲们的记忆中,活在我们晚辈们的心中。我想,爷爷的故事必将会辈辈相传下去……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