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创建
“知行合一”思想从未过时-----读守仁格竹、龙场悟道、天泉论道有感

发布日期:2015-08-24 16:33:17 浏览次数: 字体:[ ]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守仁年轻时才高博学,精于儒家、道家、佛家,常谈经论道于寺院、道观,立志于参悟圣人之道。期间受朱熹格物致知的影响,十八岁时的一天在自己家的花园里盯着一支竹子发呆,一动不动。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不顾风吹雨淋,没有得到“理”,人却病倒了,在病中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明武宗正德元年,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守仁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处以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在万山丛林中,白天干活吃饭,晚上坐在一个石椁里面沉思入定,历经苦苦思索,并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狂躁,终于有一天夜里,在痛苦的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在一瞬间顿悟,中华文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史称“龙场悟道”。

嘉靖六年五月,王守仁时年五十六岁,多年积劳成疾,又接到任命,赴两广平叛,临行之时,在天泉桥,看着站在他跟前的钱德洪和王畿,这两个人是他的嫡传弟子、心学传人,说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史称“天泉论道”。以上四句话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概括,谓“心学四诀”。有人这样理解这四句话:第一句,人心的本体如同出生的婴童,没有善恶概念之分,第二句,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世间浮尘蒙蔽心灵,会产生各种未经理性思考,不符合人本性的欲望,第三句,就是洞见良知,能够分辨善恶,是非分明,明辨正邪,这就是良知,那么最后一句就是致良知,方法即是知行合一。

我自己理解“知行合一”为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知行合一,具体的说,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有人把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分两层意思解释:

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我觉得“知行合一”为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瑰宝,用于指导我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从不过时。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扩充知识、修身用功,有所为有所不为,用良好的知行充实起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引用王守仁在《<大学>问》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